SNP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),即单核苷酸多态性,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改变而导致的核酸序列多态。一般来说,一个SNP位点只有两种等位基因,因此又叫双等位基因。
SNP绝大多数位于非编码区,多为转换,即一种嘧啶碱基换为另一种嘧啶碱基,或一种嘌呤碱基换为另一种嘌呤碱基,转换与颠换之比为2:1。SNP在CG序列上出现最为频繁,而且多是C→T,因为CG中C即胞嘧啶常被甲基化,自发脱氨后即变为胸腺嘧啶。
SNP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发生频率比较高,大约平均每1000个碱基中就有一个多态位点。有些SNP位点还会影响基因的功能,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甚至致病。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继RFLP (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)和小卫星DNA重复序列、微卫星DNA重复序列后的第三代DNA水平遗传多态性标记,是研究人类家族和动植物品系遗传变异的重要依据,因此被广泛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(如生物的起源、进化及迁移等方面)和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,在药物基因组学、诊断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起重要作用。

1、DNA样品:浓度≥50ng/ul、体积≥20ul的总DNA样品;
2、血液样品:请提供≥500ul抗凝血;采用标准的采样管,抗凝剂推荐使用EDTA;
3、组织样品:请提供足量的组织样品(≥300mg);
5、PCR产物:提供浓度≥20ng/ul、体积≥20ul(根据具体的实验位点而定);
6、SNP位点信息:SNP位点的rs号;SNP位点上下游各200bp的确切序列及SNP位点的突变类型;
2. 实验过程及其涉及的电泳图、酶切图、测序峰型图;
- 本文由 martin 发表于 2025年3月20日 11:03:59
-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absmart.cn/archives/1264
评论